时间过得真快,距离第四届“长风杯”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竞赛报名结束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时间,在整个报名阶段,共有来自117所高校的同学参与了竞赛,组成662支团队。

在完成报名后的这段时间里,参赛的同学们都在积极地备战——

有人已经完成了参赛作品,写出了万字的论文;

有人在积极地学习了数据分析、数据挖掘工具;

有人观看了参赛指导的直播课,参与答疑互动;

……

初赛作品已进入冲刺阶段!此时有什么注意事项需要了解呢?一起来看看吧。

1

6a7384f4-ec54-eb11-8da9-e4434bdf6706.svg

赛程安排

9847dc65c0bdb4f7e6947d12ba165856.gif45164aede931b97a5b257a7b3db49a2a.png

初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:

10月26日

45164aede931b97a5b257a7b3db49a2a.png

初赛答辩时间

11月7日(暂定)

目前初赛作品提交通道持续开放中,作品提交时间截至10月26日晚零点。

初赛答辩形式为各赛区分别进行线上答辩,时间暂定11月7日。

之后各个赛区会进行评审计划和时间安排,预计11月上旬完成各赛区评审。

2

6a7384f4-ec54-eb11-8da9-e4434bdf6706.svg

作品提交方式

9847dc65c0bdb4f7e6947d12ba165856.gif

1.提交方式

所有初赛作品均通过大赛官网提交,参赛选手可登录大赛官网,按要求提交作品。

网址:http://ncdm2020.cfnet.org.cn

2.提交内容及要求

1) 分析报告/设计方案/论文。字数6000-8000字为宜,不同类型作品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。

注意事项

1.命名规则:以“【组别代号赛道代号作品】团队编号+团队名称+学校+队长姓名”命名,如【11作品】NCDM0001+乘风破浪队+郑州大学+张三;

2.支持doc,docx,pdf文稿格式,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;

3代号说明:A组创新分析类(代号:1),B组创意设计类(代号:2),高职赛道(代号:1),本科及研究生赛道(代号:2)。

2) 作品支撑资料。有关作品分析或设计过程中产生的源代码、数据、源文件、成果演示视频等,将所有文件打包上传。

注意事项

1.命名规则:需要以“【组别代号赛道代号附件】团队编号+团队名称+学校+队长姓名”命名,如【11附件】NCDM0001+乘风破浪队+郑州大学+张三;

2.支持rar,zip等压缩包格式,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;

3.代号说明:A组创新分析类(代号:1),B组创意设计类(代号:2),高职赛道(代号:1),本科及研究生赛道(代号:2)。

3) 答辩PPT。用于答辩的作品阐述的展示,阐述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。

注意事项

1.命名规则:需要以“【组别代号赛道代号答辩PPT】团队编号+团队名称+学校+队长姓名”命名,如【11答辩PPT】NCDM0001+乘风破浪队+郑州大学+张三;

2.支持ppt,pptx,pdf文稿格式,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;

3.代号说明:A组创新分析类(代号:1),B组创意设计类(代号:2),高职赛道(代号:1),本科及研究生赛道(代号:2)。

3

6a7384f4-ec54-eb11-8da9-e4434bdf6706.svg

常见问题解答

9847dc65c0bdb4f7e6947d12ba165856.gif

1.团队在作品附件上传时,如果原始数据过大无法上传怎么办?

如果创作过程产生的原始数据过大,可以上传百度网盘,将网盘下载地址写成文本,然后将文本文档上传即可。

2.初赛作品提交之前可以修改参赛方向吗?

可以。有需要修改团队信息、修改参赛方向的同学,可以登录大赛官网修改。

3.论文和PPT有模板吗?

论文封面、内容格式以及PPT均没有模板要求。

4.初赛答辩那天有其他的考试,不能到场,怎么办?

目前的答辩时间只是暂定,作品提交结束后各分赛区会视情况调整答辩时间。

5.10月26号之前要上传ppt吗,还是31号答辩的时候再提交?

26号需要提交PPT,PPT提交后也可以稍作调整,但是尽量不要有太大的改动,因为在答辩之前作品集会提前交给评审专家。

6.初赛是在众多作品中选出来一部分参加答辩吗?

不是。初赛提交了作品的都需要参加线上视频答辩。

7.答辩的时间多久呢?

答辩分为阐述作品和提问两个环节,加起来控制在20分钟左右。

以上就是根据近期同学们的提问和答疑汇总,有其他问题可以在QQ群或留言区提问,预祝大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!

欢迎加入

数据之战

Logo

永洪科技,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,具备从数据应用方案咨询、BI、AIGC智能分析、数字孪生、数据资产、数据治理、数据实施的端到端大数据价值服务能力。

更多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