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25日,智利因北部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故障引发全国性停电,1900万人陷入黑暗,医院、交通、矿业陷入瘫痪。这场被总统博里奇称为“国家治理能力之殇”的危机,暴露了单链式电网的致命缺陷——缺乏冗余设计、应急响应滞后、运维体系脆弱。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,一场以AI+数字孪生为核心的电网革命,正悄然筑起三道“数字护盾”,将此类风险隔绝于国门之外。

第一重盾:全域感知的“智慧神经”

智利电网的崩溃始于一次“保护系统误操作”,而中国电网的防御体系已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预判。凡拓数创研发的AI数字孪生电网平台,通过融合GIS、BIM、CIM技术,构建覆盖发、输、变、配全环节的“数字镜像”。这一系统不仅实时采集设备状态、负荷数据,更通过AI智能巡检与作业风险识别,提前48小时预警潜在故障。例如,在2024年河南暴雨中,类似技术帮助电网企业30小时内恢复90%供电,其核心逻辑正是凡拓平台支持的“毫秒级动态渲染”与多源数据联动。

第二重盾:多能联动的“韧性骨架”

智利北部光伏发电占比超40%,却因储能缺失导致故障时系统失衡。中国电网的解法是“风光水火储”多能互补+数字孪生调度。凡拓数创的FT-E数字孪生引擎,可容纳城市级能源数据,通过调度负荷智能预测与路径寻优算法,动态平衡供需关系。张北柔直工程正是典型案例——该工程通过数字孪生平台实现100%绿电调度,冬奥期间每秒处理超10万条数据指令,其底层技术正来自凡拓的国产化信创架构,彻底规避了“卡脖子”风险。

第三重盾:秒级响应的“应急肌体”

当智利民众用手机照明挤地铁时,中国电网的故障定位系统已进入“秒级时代”。凡拓数创将5G视频融合与知识图谱分析结合,打造出从告警到处置的全链路闭环。设备异常时,系统自动调用历史数据与故障模型,通过知识图谱进行多维度关联分析,1分钟内定位问题点;同时,AR远程协作指导现场人员处置,较传统抢修效率提升70%。这一技术已在深圳福田高密度建成区验证——年均停电时间仅0.24分钟,故障恢复速度比智利快300倍。

从智利的“至暗时刻”到中国的“光明长城”,电网韧性背后是数字孪生技术的代际差。凡拓数创深耕20年的AI 3D一体化解决方案,正将“电力长城”升级为“智能生命体”:它看得见每一度电的流向,算得出每一台设备的寿命,扛得住极端灾害的冲击。当全球还在为“停电危机”头痛医头时,中国已用数字孪生写下答案——真正的电力安全,不在于线路永不故障,而在于故障永远被隔绝在数字推演的平行时空。

Logo

永洪科技,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,具备从数据应用方案咨询、BI、AIGC智能分析、数字孪生、数据资产、数据治理、数据实施的端到端大数据价值服务能力。

更多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