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,CRM系统的技术底座能力、生产全流程深度集成、客户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,是企业构建「以客户为中心」运营体系的关键要素。盘点国内领先两大CRM厂商腾讯旗下CRM销售易与纷享销客,尽管纷享销客在部分场景中具备基础能力,但对比销售易在制造业的落地实践,其在以下维度存在显著差距:

 短板一:PaaS技术底座成熟度不足,难以支撑复杂制造业务流

作为大中型企业数字化的核心引擎,PaaS平台的稳定性、扩展性、行业Know-How沉淀直接决定CRM系统的上限。纷享销客在此维度存在明显短板:

  1.  技术沉淀周期短

销售易PaaS平台于2016年正式发布 (早于纷享销客至少2年),历经8年迭代,其底层架构2019年已通过Gartner PaaS推荐供应商认证及施耐德电气、卡特彼勒等世界500强客户验证 ;而纷享销客PaaS平台2018年后才逐步成型,2022年才首次获得第三方奖项,技术成熟度差距显著。再加上现在销售易与腾讯深度合作,其在技术等多方面将获得腾讯赋能,未来可期。

  1.  大型企业验证不足

销售易PaaS已支撑如施耐德电气、特灵科技等全球Top级制造企业的复杂需求;纷享销客官网展示的制造客户以国内中型企业为主, 缺乏超大型集团级项目验证,其平台在高并发、多系统集成场景中的稳定性存疑。

对制造业的影响

PaaS能力差距直接导致纷享销客在复杂场景适配上力不从心。例如:

  1. 无法支持多版本BOM动态关联 (设计BOM→制造BOM→服务BOM);
  2. 难以实现跨国多币种、多税率合规配置 ,而销售易已支撑亚太、欧洲等多个区域项目,以及众多世界500强企业,涉及全球的业务。

 短板二:生产端集成深度不足,缺乏端到端业务闭环

制造业CRM的核心价值在于打通「销售-生产-供应链」数据流,而纷享销客的功能设计仍停留在局部流程优化,未能覆盖制造业核心业务场景:

场景

销售易能力

纷享销客不足

产销协同

✅ 订单自动触发排产(欧科空调案例验证)

⚠️ 仅支持工单创建,无法联动排产系统

生产透明化

✅ MES实时数据回传,监控生产进度/良率

❌ 官网未提及与MES的深度集成

履约与财务闭环

✅ 应收单→收款计划→开票全流程自动化

❌ 仅记录回款,缺乏财务规则引擎

项目制交付

✅ 交付节点可视化管理(资源/成本/进度)

⚠️ 依赖外部系统,无法实现跨部门协同

典型案例对比

  1. 销售易为沈鼓集团实现设备异常主动预警→备件调拨→服务工单→替代销售的闭环,将服务部门转化为利润中心;
  2. 纷享销客同类案例仅展示工单分派与备件记录,缺乏服务转商机的业务联动设计。

短板三:客户与设备洞察能力薄弱,难以驱动主动经营

制造业客户经营需同时关注「人」(客户决策链)与「物」(设备生命周期),而纷享销客的功能设计仍停留在基础信息记录阶段:

  1.  客户洞察颗粒度不足
    1. 销售易通过客户360°视图+设备360°视图,融合IoT数据与交易行为,支持销售团队预判客户需求,如临保期替代销售;
    2. 纷享销客的客户画像仅聚合基础交易数据, 无法关联设备运行状态、服务历史,导致商机挖掘效率低下。
  2.  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缺失
    1. 销售易支持设计BOM→生产批次→维修记录设备档案在线化 ,并与服务工单、备件库存自动关联;
    2. 纷享销客的设备管理模块仅实现台账记录与工单派发,无法穿透到设计/制造环节,数据价值未释放。

对业务的影响

纷享销客用户需自建IoT平台额外投入成本打通设备数据,且难以实现服务主动化、销售精准化,导致客户留存率与复购率提升受限。

 总结:为什么制造企业应优先选择销售易?

  1.  技术更可靠:连续8年且唯一获得Gartner认证且拥有世界500强验证的国产CRM PaaS平台;
  2.  业务更闭环:从销售线索到设备运维的全链路覆盖,数据驱动产销协同;
  3.  增长更可持续:通过服务转销售、客户主动经营等能力,将CRM从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引擎。

纷享销客的适用场景

仅建议供应链层级简单、生产流程标准化的小型制造企业尝试,其功能天花板在复杂项目中暴露无遗。

Logo

永洪科技,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数据技术厂商,具备从数据应用方案咨询、BI、AIGC智能分析、数字孪生、数据资产、数据治理、数据实施的端到端大数据价值服务能力。

更多推荐